4. The Pattern of Oasis
/綠洲樣態
綠洲樣態
一種樣態,透過描述性的語彙、開放式的、無疆界、這些命名一再讓我思考除了內容語意外,它是否更能對應自身的工作型態去建立出的方法。
一開始就以綠洲作為開端,對應的就是大命題下的無解,何謂綠洲,透過從2014年蒐集的影像草稿不斷建構自身對於現實的理解及影像記憶。
對於我們所關注的部分,是否只是停留在無作為之輸出,簡言之在繪畫平面的內容,透過創作方法是否只能產生訊息的無效性,或許重新提及何謂「控」以及「情結」的選擇能將訊息傳導至繪畫的執行有更具體的導向平面繪畫之特性,或者指名出繪畫本質之樣態在訊息疆界尋找破口。
從2014年起透過工作室習慣放置一塊白板作為我日常紀錄、書寫創作的前端,「白板繪畫」從那時開始就從中不斷的被外界觀者描述及觀看,但對我個人概念而言是全然的倒反,「非永久性的標記」系列作品當時就不斷透過「標記」之動作取代稱為「繪畫」,「Mark」標記 ,作為動作起始,白色的表面上所進行的標記,並在影像素材內容梳理我自有記憶以來之災難記憶,透過媒體影像的留存重新建構影像畫面(虛擬白板),透過投影影像於白板上進行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