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 Yi-Hsuan / 彭奕軒


2023
Whiteboard Marking

2022
  1. Gili the dog
  2. Path Dependence
  3. The Pattern of Oasis
  4. This is the way
2020-2021
       1.Post-Heisei-Fire Light
       2.No Regret Strategy
       3.Code Blue
       4.Natural Monument: for gif
2014-2019
       1.Impermanent Marks
       2.Mist Dissipated
       3.Good Luck
       4.The Smell of Sunshine
       5.Field Sequins  
       6.Scenic Marker
       7.Yōuxián de xū xū


CURRENTLY EXHIBITING

1.影を残して、時は去る
Time Files Over Us But Leaves Its Shadow Behind


2.你過來做乜嘢呀?
What are you up to here?



Info
Born in 1990, Peng graduated from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Plastic Art at Ta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Worked with painting, video recording, and sculpture as the basis of speculative art. Daily objects become vehicles for artistic propositions, and are decontextualized dialectically in an attempt to realize a history of neutral objects in terms of the Taiwan condition; the exchange of objects creates new vantage points, applications, and practice systems.


Read more →

Post-Heisei-
Fire Light/火光




2020 年度百里廳以「旅行文學」的角度出發,規劃了整年度的出訪藝術家聯展,本年度以地理
區域劃分各檔展出,呈現藝術家因當地歷史、人文、地理等,所啟發的計畫和作品;並將於
2020 年 12 月 4 日至 2021 年 1 月 3 日在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辦「平成之後」展覽。本次展覽邀
請出訪日本秋吉台國際藝術村(The Akiyoshidai International Art Village)的陳亮璇以及彭奕
軒,讓藝術家透過展覽,提供經驗和思想的再次傳遞,除了進一步完成這一趟完整的駐村創作
旅程外,也讓觀者在觀展的過程中,有如閱讀了一段一段的旅途日誌。

兩人分別於 2019 年和 2020 年造訪位於山口縣的秋吉台,陳亮璇的作品從當地的特產「梨」出
發,揭開都市人日常於超市隨處可見的農產品,其背後細膩複雜的勞動力和產業生態。彭奕軒
則從地貌和傳統習俗中,聚焦在「火」此一元素的特性觀察,以及與人類社會的互動關係。
彭奕軒在駐村期間紀錄了秋吉台燒山的活動,以焚燒不斷滋生的雜草來孕育新芽為目的,伴隨
著警笛聲,一齊放火,火焰可高達 5~6 公尺,僅僅數小時就將 1500 公頃的草原燃燒殆盡,此
情景總帶給觀賞者極大的震撼,不自覺地凝視一片燃燒的景象。此次計畫藉由複合媒材的交互
運用,讓觀眾得以用不同視點感受火、人和自然間的關係,同時更加入自身與火的經驗,描繪
結束駐村後喚起與創作的新連結。

出生於台北的陳亮璇在秋吉台感受到與一直以來生活的城市截然不同的時間觀,在其中她體認
到農村凋零不可逆的現象,並以幾何抽象的方式拍攝了秋吉台的自然,加上當地農業組合分析
人口的資料等呈現老農的家中日常,希望藉著重組這些紀錄,看見一些洪流中消逝的景象。她
也將鏡頭轉回到生長地台灣,探討農民為求種植出更符合消費者傾向的產品,時常嫁接不同農
作物,經過複雜的農業科技和所有細碎的流程步驟,才將梨子送至消費者的手中。其作品並非
抽絲剝繭的將每個碎片揭開,反倒運用產業中的現成物和空間設計,帶領觀眾藉由窺探、感知
「梨」的敘事。





以特殊地景為名的山口縣秋吉台,遍佈綠色青草、白色岩石和藍色天空,其繽紛色彩交相爭映,
激盪出無限聯想。當地的自然生態活動透過人為的干預,而又建構出不一樣的景象。年復一年,
秋吉台的農人滋養著秋芳梨樹,而樹回報梨子與人;當村人慶祝梨樹百年成為品牌響亮的招牌
時,農村也一同隨著時間逐漸衰老逝去。而火,作為人類文明社會的重要元素之一,有了火才
能轉化成熱能,同時社會也總是免不了提醒它的危險性,就如同它的能量一樣不可忽視。在其
中可以看到環境在人文和自然之間不停擺盪,試圖站在一個平衡點。



在 2019 年的 5 月 1 日過後日本進入新的元號,可謂一個時代的結束,但是紀年法的改變卻沒有
將屬於平成的記憶帶走;在一切結束後,新的歷史才正要展開,過去的經驗將會成為日後的養
分。「平成之後」-藉由陳亮璇和彭奕軒兩位藝術家彼此在平成年交界的駐村記憶,帶領觀者走
過秋吉台再回到自身,打開平成之後新的可能。